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31-82829666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慈利产业开发区
发展历程:
慈利产业开发区是慈利县唯一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创建于2007年5月,前身为慈利县工业园,2012年11月获批为省级工业集中区,2021年7月更名为慈利产业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张家界的城市副中心,是张家界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载体。2019年度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园区排名第104位,居张家界市产业园区第2名。
园区管理机构为慈利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是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属慈利县人民政府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设有综合科、产业发展科、社会事务科、招商合作科、规划建设科等职能科室,主要为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提供管理服务。
园区规划面积6.42平方公里(西以零溪河为界,东至省道S304,南至省道S304与东互通收费站交汇处,北至澧水河),已开发面积3.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县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的0.184%和0.103%。主要规划五大产业区,包括A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产业、B区旅游商品产业、C区机械电子产业、D区生物医药产业、E区绿色食品产业。
图1 慈利产业开发区近期发展规划图
区位交通:
慈利县拥有包括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枝柳铁路、长张高速和S303、S304、S305、S306四条省道纵贯县境,距离张家界荷花机场和常德桃花机场约一小时车程,距常德盐关铁水联运港口约40公里,安慈高速、长张高速在县城汇集,慈利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已经纳入规划。
慈利产业开发区位于慈利县城东郊、澧水南岸,以慈利县城为发展起点,依托张常高速公路、石怀铁路、慈利大道和省道306线,东距常德桃花机场80公里、西距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80公里,集江南秀丽风光与现代工业文明于一体,是通往西部省份的交通枢纽、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通衢要塞。
图2 慈利产业开发区区位交通示意图
基础设施:
产业开发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路网布局,完成慈利大道改造、关键链接线建设、零溪河防洪堤和沿河道路建设,目前已拥有工业大道、慈利大道、骑龙岗路和军民路四条道路。完善电网布局,升级改造园区工业供水系统,建设完成一期规划燃气管网,提升园区供电、供水、供气能力。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成日处理5000吨废水污水处理厂(目前已经正常运行),显著增强园区废水处理能力。立足企业生产、生活等需求,建成4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5万平方米的配套生活用房(生活服务楼、办公楼、廉租房)。
地理环境:
慈利产业开发区地形起伏较大,中部以牛栏土凹、十板棉麻仓库至杨家坡一线地势较陡,平均海拔在200m左右,四周地势平缓,平均海拔110m左右,最低的稻田区也在海拔95m以上。根据对园区地形的坡度、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适宜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21.9%;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适宜建设的用地占总用地的46.7%;不适宜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21.6%。
慈利产业开发区内地质构造基本属于新生界第四纪和古生界泥盆纪,第四纪浅表层为棕黄色含砂砾石层,局部地段为石膏层,夹白垩及灰绿色粘土,泥盆纪浅表为灰条色、灰黄色、紫色沙质页岩及泥质砂岩夹灰岩。深层没有溶洞和断层,没有压覆矿产。
慈利产业开发区水资源丰富,分布有零溪河和余家峪水库、二五桥水库两座中二型水库,水域功能均为Ⅲ类。其中零溪河流量5.4m³/s,二五桥水库库容量192万m³,余家峪水库库容400万m³。集中区还拥有大小不等的多处鱼塘,通过多条水渠与主渠道相连,水质清澈,既可作为村民日常耕作和生活之用,也可集雨排洪,调节小气候,构筑本集中区丰富多样的水系统。慈利工业集中区地下水主要为地下潜水,大部分存于第5层泥砂卵石层,其来源和补给基本上是大气降水和澧水河的渗透水,水质好且较丰富。
慈利产业开发区植被以山地灌草丛和农业植被为主,分布有松、衫、毛竹、油桐等植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棉花、烤烟、蔬菜、杜仲、特种水产等,主要家禽有猪、马头山羊、鸡、鸭等,主要动物有野兔、松鼠、蛇等。
2020年主要经济运行状况
慈利产业开发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企业帮扶,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得到了提升。
截止到2020年,园区共有企业100家(本年新增企业9家),其中工业企业85家(规上工业企业55家),占企业总数的85%;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4家(经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1家),占企业总数的3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2020年园区从业人员9724人,本年新增448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7220人,占约总从业人数的74%。
2020年园区生产总值达到13.58亿元,同比增长4.81%;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81%;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1.77亿元,其中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0亿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12亿元,其中园区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81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
2020年园区完成利润总额1.02亿元,同比增长8.18%,其中工业利润总额0.94亿元;上缴税金0.97亿元,同比增长4.86%,其中工业税收总额0.89亿元。
2020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2.11亿元,同比增长1.00%;进出口总额达到7.22亿元,同比增长3.19%;新批准内资外资项目6个,其中省外境内投资项目4个。
2020年产业发展状况
主导产业情况:
慈利产业开发区依托张家界旅游大市场,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推进工业、农业、旅游、商贸深度融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态产品生产技术,建设和提高现代绿色生产能力,以张家界旅游品牌为切入点,形成以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2020年,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共有企业39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17家,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企业8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1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9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44亿元,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4.5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5.71亿元;合计上缴税金达到0.43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上缴税金0.07亿元,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上缴税金0.17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缴税金0.19亿元。